规划先行绘蓝图
|
|
|
|
新华网大连频道 (2003-04-11 13:35) |
来源:大连日报 |
|
新华网大连4月11日电 编者按
中共大连市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全市城乡上下正积极投身到“大大连”的规划建设之中,记者在我市的各条战线采访,无不体会到广大市民对“大大连”建设的期盼之情。为了使全市人民更细致地把握“规划纲要”的精髓、找准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新坐标,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大大连”建设主题系列报道。
刚刚迈过新世纪的门槛,你是否想过,20年后的大连将变成什么样,如今,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蓝图:到2020年,城市规划用地由现在的34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85%。
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4年实现翻两番,到2020年实现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这是一幅让城市强起来,让人民富起来的画卷。虽然它还不那么具体,但是目标却足以令人振奋。要使这幅美好的画卷逐步变为现实,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规划先行。
前不久,记者随市建设系统和“大大连”规划编制组来到“两城三星”。记者发现,旅顺口区、金州区区委、区政府正在酝酿将行政区向新区搬迁,以此扩大城区规模,拉动新区发展;甘井子区筹划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三倍,产业发展向西部延伸,还有瓦房店等三个卫星城也把编制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当成了建设“大大连”开局之年的首要任务。
放开思路绘蓝图
“大大连”的规划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规划,也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点线的规划,而是一个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多维的立体的系统工程。正如市长夏德仁所说,“大大连”的规划不仅要把产业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要把城市建设纳入到全球化中,“大大连”的规划就是要瞄准国际化大都市规划“大大连”,否则大连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没有优势。作为百年大计,福及千秋的大事,城市规划不成熟,就不能落笔,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违背。
在各区市县纷纷酝酿新一轮城市规划之时,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总规划师董伟对记者说,“大大连”是一个战略目标,编制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就要放开思路和手脚,通过极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实现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社会进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项指标的城市化最大效应,使城市转型、城市战略和城市竞争力成为大连推进城市化进程三位一体的核心。“大大连”的城市规划要敢于创新,勇于思辩;敢于想象,勇于突破。不能抱残守缺,舍不得坛坛罐罐,更不能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规划。“大大连”的城市规划不怕大。大,可以让规划作为战略性控制,指导城市发展和建设有序进行。比如20世纪30年代大连的建成区还不到40平方公里,可当时却把规划做到了195平方公里。再比如,1990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规划把开发区的规划面积做到了191平方公里,当时有人对规划做的这么大提出了怀疑,认为这么大的地域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实践证明,不到20年,开发区的建设用地已几近饱和了。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划,虽然眼下大连的区市县和部分乡镇已经有了城区规划和乡镇规划,但是由于很多规划受当时的地域、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和局限,已满足不了“大大连”发展的要求,对此,各区市县及乡镇应按照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重新审视和调整规划,把城区规划做大做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平台。
力戒过急过躁过浮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市委关于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刚出台,有的区市县和乡镇的城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已跃跃欲试了,有的已着手上马建设,有的更是摩拳擦掌,欲借“大大连”建设的东风大干快上,把自己的建设项目做大,把自己的工业园、产业园做大,对此种种倾向,专家们不无忧虑地呼吁,建设“大大连”,要力戒过急过躁过浮。
避免过急,就是要避免一哄而上搞建设,一哄而上诞生的劣质项目,我们付出的将是双倍的代价;避免过躁,就是避免拍脑门想当然,似乎“大大连”建设很快就一蹴而就;避免过浮,就是要避免不顾客观条件讲排场,什么项目都无限超前,造成项目建设的过度浪费。眼下我们正在目睹发生于我们身边的工厂大搬迁和拆房子、拓马路等一轮接一轮的城市改造浪潮,虽然这些城市改造的大手笔令人赞叹,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的选择。因此规划建设“大大连”,必须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成功的经验,规划建设我们的“大大连”,不能让今天的付出和牺牲变成明天的重复,让子孙后代还我们的欠账。
在规划建设“大大连”中,必须特别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宏观规划与近期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土地集约使用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关系等。“大大连”宏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的长远战略研究,是对大连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宏观引导。正确处理好长远规划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就是要认清“大大连”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因此建设“大大连”就是要走滚动发展的路子,根据现有的环境和财力条件,确定近期建设的重点,以此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是避免在建设中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保持大连独特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的风貌。处理好土地集约使用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关系,就是要确保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适应,严禁出现“跑马圈地”和“大跃进”式的占地现象发生,同时要坚持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原则。
张扬个性特色
有学者曾这样概括中国的城市:“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强,小城市不特”。大连如何在“大大连”的建设中扬长避短,在新的机遇期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张扬个性,走特色发展之路呢?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君认为,要使“大大连”呈放射状的城镇体系有特色,“两城三星”城市带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目标就并不一定瞄准大城市化和国际化,而是小城市特色化,即在做大的呼声中甘愿做小。这个小,是剥离和转移了不必要的功能而突出自己特色的小;这个小,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景观或气氛,张扬了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小;这个小,是拒绝了所有建筑外形单一、规划大同小异,误把“此城”做“彼城”“千城一面”的小。只有处理好“大大连”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与小,才能实现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城镇之间相互补充、依存、协调和共进。
应该庆幸,大自然赋予大连的城市风貌是多姿多彩的。在大连的版图上既有海岛和丘陵,也有海滨小盆地和天然的不冻港。因此,“大大连”的城镇体系应该充分依靠本地的资源、产业、环境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大连主城应瞄准现代化、国际性,着力打造行政文化中心、中央商务区和现代产业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大连主城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三个卫星城的定位,不是主城的“克隆”,应以发展的眼光,立足各区的优势,不断做强做大,成为“大大连”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共同发展。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大大连”规划的宏伟蓝图即将在我们面前绘就,让我们以百倍的热情,建设美好的大连。 (记者仇宝红)